01
对月漫谈
中秋赏月,是民俗国粹。月亮,原本只是一枚因反射太阳光芒而现于人们视野的星体,竟获得了自古而今文人墨客的殊异青睐。皎似白玉盘,明如瑶台镜。在他们的笔下,月亮拥有了如此柔美瑰丽的具象,也深深融入我们的文化认知和文化情感。
“小饼如嚼月,中有酥与饴。”人们仿照满月的形态,制作香甜可口的独特食品,在中秋这天阖家分食,不仅品尝美味,更兼寄寓团圆之美意。无独有偶,出生于波兰的艺术家麦克·格雷涅茨创作的绘本《月亮的味道》,大受孩子们喜爱。在书中小动物们也想品尝一下月亮的味道,这又从另一个角度折射出月亮在人们心中“秀色可餐”的直观形象。
月亮温柔地为万物洒下一片斑驳光影。透过如纱的月华,窗外宽大的绿叶随风晃动,清雅的花香在清凉夜气中起起伏伏,四下静无人声,时光宁谧安详。渐浓的秋意已染黄了第一片绿叶,我想象着不久后五彩落叶铺满小路的景色。万物有时,就如这万里青天上高悬的月亮,圆满之时,便开始走向亏缺;四季轮转,林木于最繁茂时,亦酝酿着秋收冬藏。人生又何尝不如是呢?阴晴圆缺,月皆有可赏之美;起伏穷达,都需坦然接纳。生命惟其有时,方能生机流转、生生不息。
文 | 固机队 高亢
02
月亮之语
在浩瀚无垠的夜空中,有一轮明月,它静静地悬挂着,仿佛是宇宙间最温柔的笔触,在黑色的天幕上勾勒出一幅幅梦幻般的图景。尤其是中秋的圆月,它已不仅仅是一抹月光,更承载着人们太多的情思与遐想,寄托了对相逢、美好、团圆的无限向往。
月亮的圆缺变化,恰似人生的起伏跌宕。从新月如钩的纤细,到满月如玉的圆润,再到残月如镰的凄美,每一次轮回,都是一次生命的演绎。我们在这轮回中,经历着成长的喜悦、挫折的苦涩、相聚的温馨与离别的哀愁。正如那轮明月,无论处于何种形态,都始终静静地悬挂在那里,不言不语,却以它独有的方式,诉说着生命的哲理与宇宙的奥秘。
月亮,还是情感的载体,文人骚客在月下寄情,留下脍炙人口的诗篇。有“床前明月光,疑是地上霜”的思乡之情,有“海上生明月,天涯共此时”的思念之深,更有“但愿人长久,千里共婵娟”的美好祝愿。月亮,成为了连接心与心的桥梁,让远隔千山万水的亲人朋友,能够在同一轮明月下,感受到彼此的温暖与牵挂。温柔如月,终得圆满。也祝愿每一个望月祈思的人,所得皆所愿,月满人团圆。
文 | 维修队 聂梓森